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考资讯 >

中国为应试教育付高昂代价 外媒:缺乏创新性

参考消息网1月19日报道 外媒称,2000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第一次发表全球教育制度对比的结果。一共有26个国家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15岁学生的样本,他们参加了数学、科学和阅读方面的测试。

  美国《新共和》周刊网站1月16日以《中国的教育成功正在损害学生教育》为题发表文章称,2009年,上海的孩子们开始参加测试。上海是中国教育取得成绩最大的地区之一,约80%的上海孩子最后都能上大学。那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相,上海初次登场就拿到第一。这个结果在西方国家引起前所未有的恐慌,那些国家的经济排名当时同样在下滑。英国在第一年测评时位列前10,现在则滑至阅读第25、数学第28、科学第16。美国和法国学生的分数也很糟糕。

  西方政客立马指责学生们学习不用功。时任英国教育大臣的迈克尔·戈夫把当时称作“斯普特尼克时刻”—“斯普特尼克时刻”的原意是指美国人意识到在空间竞赛中已经落后于苏联人的时刻。

  戈夫说:“如果中国……和世界上一些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正在这么做,那我们英国也必须这么做。”

  虽然戈夫如今已经离任,但还没有迹象表明他在教育上的那种“拜托你们好好努力一次”的做法正在被继任者改变。严格管理全国统一的课程、一有机会就让孩子考试显然是答案。但是也别忘了,你面对的是孩子,你必须小心对待自己的期望—更不用说你用怎样的方式实现这一期望了。

  西方教育和东方教育之间的对比一向很强烈。对取得佳绩的中国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中国的成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且最先承认这一点的正是中国人自己。在中国,学生每年上学的时间要比英国多一个多月,每天上课时间达9小时—中间穿插有眼保健操(旨在减轻眼部疲劳)和课间操(旨在保持精力高度集中)。一项研究发现,高达90%的亚洲学生都是近视。这是因为他们在室内学习的时间太久,而在户外阳光下待的时间不够多。相比之下,英国学生的近视率在20%到30%之间。

  此外,许多远东国家的下课铃声只代表每天第一阶段学习的结束。学生下课后会转战补习班。重压下的学生并没有茁壮成长。伦敦大学学院对中国东部省份浙江的9至12岁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超过80%的学生“极其”担心考试,三分之二的学生害怕受到老师的责罚。到YouTube网站上看看就会发现中国老师对学生使用暴力的例子。在接受问卷调查时,四分之三的中国学生说他们还害怕受到家长的体罚。

  一些学生感到绝望。之前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接受调查的2500名上海中小学生中,有24%的人有过自杀念头,主要原因是考试压力太大。最讽刺的是,尽管受到所有国家的艳羡,但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教育制度是失败的。

  在西方政府努力让本国学校向亚洲学习时,亚洲政府也在让它们的学校向欧洲取经、提高创新能力。“高分低能”现在已经成为惯用语。

  在人们担心糟糕的数学分数时,中国人也在提到另一项测试,一项没有登上媒体头条的测试。这项测试发现,在创意和想像力方面,中国学生的排名仅为倒数第五。

  中国教育部正在探讨的改革包括不再给小学生留书面家庭作业和鼓励孩子参加非学术性课外活动,以期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同样在设法让孩子在家里接受教育。

  曾任北大附中国际部主任的江学勤对中国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批评。他说:“这是一种应试教育制度,意味着学生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学习如何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的缺点众所周知:学生们没有学到社交和实用技巧,缺乏自律和想像力,丧失了好奇心和学习热情。”